当前位置:首页 >>政策服务 >>政策解读

2025绿色工厂新国标更新在即!企业达标“四大硬门槛”重点解析!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9-17 141次阅读

分享到:0

日前,工业和信息部启动的新版国家标准《绿色工厂评价通则》(GB/T 36132-202X)修订工作已进入公开征求意见阶段,温室气体核算、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四大管理体系建立(质量、环境、能源、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首次被列为绿色工厂参评的“硬门槛”。




核心变化总结

2025新版标准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重新构建逻辑,在评价框架和核心理念与2018版相比具有显著调整,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适用范围更聚焦

2018版:适用于“具有实际生产过程的工厂”,作为行业标准制定的总体要求。


2025版征求意见稿:明确适用于“制造业且具有实际生产过程的工厂”,并强调指导地方或行业制定具体标准。


2.定义升级

①绿色工厂定义:

2018版:强调“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

2025版征求意见稿:调整为“能源低碳化、资源高效化、生产洁净化、产品绿色化、用地集约化”


②绿色产品定义:

2018版:要求“资源能源消耗少、品质高”。

2025版征求意见稿:新增“碳排放低”,强化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


3.基本要求结构化升级

2018版:评价指标体系相对混合,基础要求和绩效指标并未作严格区分。


2025版征求意见稿:

规定了工厂必须满足的合规性、管理体系、可持续发展报告等基础条件。企业必须首先全部满足这些要求,才能进入后续评价环节。


image.png

4.评价指标体系重构

图片

2018版:主要为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与资源投入、产品、环境排放、绩效六大模块。


2025版征求意见稿:整合为五个一级指标(能源低碳化、资源高效化、生产洁净化、产品绿色化、用地集约化),下设14个二级指标,并分类为正向/逆向、定量/定性四类,新增多项关键指标:

①能源低碳化(指标占比30%)包括但不限于能源消耗强度、碳排放强度、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等指标。

②资源高效化(指标占比30%):包括但不限于原材料消耗强度、原材料利用率、再生材料使用率、取水强度、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等指标。

③生产洁净化(指标占比16%):包括但不限于生产工艺和设备、绿色低碳改造升级、主要污染物产生或排放强度等指标。

④产品绿色化(指标占比16%):包括但不限于绿色设计、产品碳足迹、产品可回收利用率等指标。

⑤用地集约化(指标占比8%):包括但不限于土地产出率、建筑密度、容积率等指标。



绿色工厂评价指标表(2025版征求意见稿)

image.png

image.png

5.评价方法量化与对标

引领值与基准值2025版明确要求指标需对标行业前5%的“引领值”和行业平均的“基准值”。


评分采用百分制低于基准值直接零分,达到引领值得满分,中间值按比例计算。


权重分配根据指标对绿色绩效的影响动态赋权,需通过专家咨询或层次分析法确定。


2025年国家级绿色工厂申报硬门槛

2025版标准通过体系整合、指标量化、对标管理,显著提高申报门槛。工厂需在管理体系、技术设备、资源效率、碳排放、信息披露等方面全面升级,关键指标需达到行业前5%的先进水平。未满足基本要求或综合评价得分不达标者,将无法通过国家级绿色工厂认定。

1.基本要求强制达标

①合规性企业必须依法设立,近三年无安全、环保、质量事故,禁用淘汰类工艺设备。


②管理体系必须通过质量(GB/T 19001)、环境(GB/T 24001)、能源(GB/T 23331)、职业健康安全(GB/T 45001)四大体系认证,且符合国际标准。


③绿色采购需建立供应商选择、风险分级、绩效评价机制,优先采购环保产品。


④设备能效禁用淘汰类工艺/设备,近三年新增用能设备需达国家强制性能效标准2级水平。


⑤碳核算与报告要求企业必须按照国家标准GB/T 32150/32151系列对其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核算和报告,确保核算边界与能源消耗统计边界一致(如生产系统、辅助系统、附属系统),确保数据可比性。


可持续发展报告要求企业需每年编制并公开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或绿色低碳发展报告,披露绿色发展目标、措施和绩效。报告可参考相关披露准则(如《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


⑦供应链绿色化建立供应商绿色绩效评价机制,采购目录中节能/节水/低碳产品占比≥30%。


⑧技术设备与工艺要求禁止使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淘汰类设备及工艺。生产工艺需符合《国家清洁生产标准》或行业先进技术目录要求。

2.核心指标对标行业先进水平

能源低碳化: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碳排放强度需≤行业基准值

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行业平均水平


资源高效化:

原材料消耗强度、取水强度需≤行业基准值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行业先进水平


生产洁净化:

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需≤行业基准值,生产工艺需采用国家推荐的先进技术。


产品绿色化:

需开展绿色设计、产品碳足迹核算,并提交验证报告。


用地集约化:

土地产出率、容积率需≥行业基准值。

3.评价得分门槛

①需满足所有基本要求,且综合评价得分≥80分(具体由行业/地方标准规定)。


②关键指标(如碳排放强度、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需达到引领值才能获得满分。

4.数据与证据要求

①需提供近三年的能耗、排放、资源利用等原始数据,以及技术改造、绿色采购的证明文件。


②第三方评价需确保数据真实性,必要时进行实地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