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 >>清廉机关建设

廉政南阳——重温历史上的清官廉吏故事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9-29 507次阅读

分享到:0

中国民间一直有一种“青天情结,”这是古代民间对于官场政治的一种特殊期待,包拯就被誉为“包青天。”以他为代表的一大批清官廉吏故事,被后世广为传颂,津津乐道。

1、张衡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在文学、地理、绘画和物理、数学、气象、地震等方面,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他也是中国历史上以清正廉洁著称的官员之一,被后人尊为“科圣”。

张衡虽然在年轻时就已才闻于世,但他却从无骄傲之心。张衡的性格从容淡静,也不追求名利。后来张衡当了官,因为他的这种性格,很长时间得不到升迁重用,可他对此毫不在意。大概是为了回答关心他的好心人的劝慰,他曾写了《应闲》一文以表明自己的志向。文中说到,有的人劝他不要去钻研那些难而无用的技术,应该“卑体屈己,美言”以求多福。他回答说:“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厚,而耻知之不博。”这两句掷地有声的话,表明了他不慕势利而追求德智的高尚情操。

也恰是因为这种淡泊名利的品性,最终让张衡得到朝廷赏识,并两度出任朝廷的太史令,永和初年又出任河间相。当时,弊政甚多,但张衡法治严明,着力打击那些地方豪强劣绅。为此,有的豪富便派人暗中送来金错刀,对他进行贿赂。然而,张衡并没有被金钱所诱惑,他愤然拒收金错刀,使这些富豪的阴谋彻底破产。过了不久,郡中上下肃然,民风大正,百姓安居乐业。

2、子罕以不贪为宝

子罕是春秋时期宋国的正卿和司城,主持国政。宋国有个人得到一块玉,为了巴结子罕,将它献给子罕。子罕不接受。献玉的人说:“我曾经将这块美玉献给治玉的人看,治玉的人认为是宝贝,所以才敢将它献上。”子罕说:“我以‘不贪’为宝,而你以美玉为宝。如果你将美玉给我,而我又因此蒙上了贪婪的恶名,咱们就都丧失了彼此珍爱的宝贝,与其如此,倒不如大家彼此都保留各自的宝贝。”

3、羊续悬鱼

后汉时的羊续,在南阳郡太守任上廉洁自守,赴任后数年未回家乡探亲。一次,他的夫人领着儿子从老家山东泰安,千里迢迢到南阳郡看望丈夫,不料被羊续拒之门外。原来,羊续身边只有几件短衣,一床布衾,以及几斗麦,根本无法招待妻儿,遂不得不劝说夫人和儿子返回故里。他还曾把属下送给他的鱼悬挂于大厅,意在向众官员昭示自己不接受任何人的任何馈赠,清廉为官。南阳郡的百姓据此敬称他为“悬鱼太守”。明朝于谦有感于此事,曾赋诗曰:“剩喜门前无贺客,绝胜厨内有悬鱼。清风一枕南窗下,闲阅床头几卷书。”

4、“四知太守”杨震

东汉华阴人杨震,在居官荆州时,发现王密才华出众,便向朝廷推荐王密做昌邑县令。数年之后,他调任东莱太守路过昌邑县,晚上下榻于馆驿。夜深人静之时,王密怀揣十金前往馆驿相赠,以谢杨震知遇之恩。杨震拒而不受。王密急切之下说:“天黑,无人知晓。”杨震正声说道:“岂可暗室亏心,举头三尺有神明,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一听,羞愧难当,只得收起金子,谢罪而去。此事传开,大家称赞杨震为“四知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