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 >>投资者保护

北交所为什么禁止这“五类”行业企业上市?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4-14 382次阅读

分享到:0

       想要在北交所上市,首要标准必须具备“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北交所定位非常明确,“打造创新型中小企业服务主阵地”,这不仅是定位、是北交所的使命、也是政治任务。如此标准,必须出现选择上市行业的“红绿灯”规则,“绿灯”就是指可以在北交所上市的行业,北交所会为这些行业企业提供便利的挂牌、融资、上市服务;如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创新医药、芯片、智能制造、智能电网、节能环保等这些利于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新兴行业。“红灯”就是指严禁在北交所上市的行业,如经常被高层提及的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重点行业(金融),以及国家重点整治的行业(房地产、教培、产能过剩、淘汰类),这些都是北交所IPO标准严禁上市的行业。

 北交所为禁止这五类行业企业在“北交所”上市,明确要求证券保荐机构要充分核查申请上市企业的创新发展能力。北交所还特别强调,企业申请北交所上市必须充分披露其创新特征。

 具体来说,“专精特新”,必须分成四部分介绍


“专”是指产业产品选择的专业化,企业的细分行业占有率需位于全省前三;
“精”是指企业经营管理的精细化,企业内部管理实施长期发展战略,注重企业社会责任的培养并取得相关管理体系认证;
“特”是指市场定位、功能定位差异化,企业掌握着独有的技术、配方,其产品难以被同行模仿;
“新”是指运营模式和技术的新颖化,企业研发投入比例高,企业拥有两项有效发明专利或五项及以上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软件著作权等。

      我国经济发展到当前这个阶段,科技创新既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我国虽然是全球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这一,但产业基础能力建设不足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大多数“专精特新”企业体量虽不大,但这些企业全部具备创新能力强、专业程度高、发展潜力大特点,拥有突破行业围堵的关键核心技术,有望能帮助国家解决技术“卡脖子”的能力。但,国内“专精特新”企业也面临着幸福的烦恼,如融资难融资渠道窄的问题。也是基于此问题,总书记在2021年9月2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宣布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深化新三板改革,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北交所为更好地打造“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使命,于2021年11月12日发布《北京证券交易所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业务规则适用指引第1号》文件,并明确提出以下五类行业禁止在北交所上市。

      1、金融业;

      2、房地产业;
      3、产能过剩行业;
      4、淘汰类行业;

      5、学前教育、学科类培训企业 

     《北交所股票上市指引第1号》文件中这样描述以上类型企业,“发行人属于金融业、房地产业企业的,不支持其申报在本所发行上市;产能过剩行业(产能过剩行业的认定以国务院主管部门的规定为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规定的淘汰类行业;以及从事学前教育、学科类培训等业务的企业。”

北交所核查的创新发展能力是指什么?

北交所要求券商保荐机构充分核查的企业创新发展能力一般是指,财政部与工信部在2021年提出的“专精特新”小巨人概念。按照工信部的定义,专精特新即“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则是其中的佼佼者,是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

北交所对外表示,北交所定位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更注重的是具有(国家级或省市级的专精特新属性的“创新型中小企业”),这是北交所重点支持服务的企业。近期北交所徐明董事长在今年新闻媒体座谈会上再次重申,根据中国证监会2022年系统工作会议精神,新三板、北交所明确了2022年重点工作思路。2022年,新三板、北交所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改革年和服务年为主线。同时,新三板与北交所市场定位应突出“更早、更小、更新”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与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形成错位格局,交叉互补增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合力。所以,北交所从法理、法规、政策三方面彻底堵住了这【五类行业】企业在北交所上市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