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培训

当前位置:首页 >>宣传培训 >>民企风采

市工商联“万企兴万村”民营企业在行动② 牧原:践行社会责任 全面融入乡村振兴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7-29 1551次阅读

分享到:0

七月盛夏,骄阳似火。在牧原肉食产业综合体项目工地上,塔吊高耸,机声隆隆,沃土之上处处涌动着项目建设滚滚热潮。

近日,记者走进牧原集团,探访企业如何做强养殖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带动经济发展,又是如何发挥产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res01_attpic_brief (1).jpg

牧原肉食产业综合体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牧原肉食产业综合体项目位于内乡县余关镇。项目占地2800亩,涉及董堂村、赵沟村和谢寨村,总投资50亿元,是集饲料加工、生猪养殖、屠宰和肉食品加工为一体的肉食品产业园。目前,该项目的楼房猪舍、智能供料中心已投入使用,屠宰场和一些项目配套设施正在建设之中。

“老乡,你是哪个村的?”工地上,记者与一位年轻的小伙攀谈起来。“俺是朱沟村的。”小伙名叫朱帅,是一名技术工。他说,项目一开工他就来了,由于会木工手艺,所以薪水较高,一个月就能挣5000多元。单位离家近、待遇好,他们村有不少人到这里打工就业。

据介绍,目前项目已建成年产72万吨的智能供料中心和年出栏210万头的智能化猪舍,带动用工5000余人。2021年度,项目营收总额5.9亿元。

记者了解到,牧原通过平台优势,吸纳当地用工192人,分布在生产、后勤、行政等各类岗位中,人均年收入6万元左右。公司引进当地95名本科以上人才返乡就业,形成产业吸纳人才,人才振兴乡村的良性循环。董堂村、赵沟村和谢寨村集体参与粮食购销经营活动,累计交易达3000余万元,村集体收入93.32万元。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也不忘回馈社会,累计为3个村捐赠323.7万元,用于修建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还为3个村铺设支农管网5.4万米,沼肥累计还田7770亩,开展农技服务累计18场次,服务农户332人次。

近年来,牧原集团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探索“县-乡-村”三级合作社联营新模式。对农民合作社赋能,嵌入到牧原产业链条,进行市场化运营,使合作社逐步成为有资产、有收入、有利润的实体化新兴经营主体,在县建立县级合作社,下设乡镇级合作社和村级合作社。目前,已累计帮助内乡县97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获得收益4000多万元,其中赵沟村积极参与综合体前期的建设,已累计获得收益10万元。

扬帆起航正当时,砥砺奋进再出发。从1992年的22头仔猪养起,到2021年出栏4026万头;从最初的本土养殖,发展到布局全国24个省(区)102个市215个县。如今,牧原已形成集饲料加工、种猪育种、生猪养殖、屠宰加工为一体的猪肉产业链。牧原坚持把养猪产业当作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打造产业生态、提升供应链,进一步探索实施农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经营权入股和优先分配机制,使其嵌入产业链中,分享产业链发展利润,拓展农民收入来源,提升村集体收入。在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牧原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以行动诠释勇于担当的精神内核,先后获得“全国万企帮万村先进民营企业”“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就业与社会保障先进民营企业”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