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频道 >>热点评析

政府工作报告来了!2022,南阳这样干!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2-10 3471次阅读

分享到:0


1.jpg




2月10日上午,南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市长王智慧作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工作回顾


经济运行趋稳向好

产业转型提质增效

动能转换破题起势

城乡发展蹄疾步稳

绿色低碳增量扩容

社会事业互促共长

2.jpg


全市生产总值增长9%,高于全省2.7个百分点,增速全省第二。规上工业增长10.5%,高于全省4.2个百分点,增速全省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1%,高于全省8.6个百分点,增速全省第三;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3.4%,高于全省9.1个百分点,增速全省第五;税收收入增长11.2%,高于全省8.4个百分点,增速全省第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6%,增速全省第五;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2%左右。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总体进入全省第一方阵,为近6年来最好水平。




2022年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省“两会”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第七次党代会和市委七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锚定省委“两个确保”“十大战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围绕建设河南省副中心城市的目标,加快推进“一二三五十”工作布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以党建“第一责任”引领和保障发展“第一要务”,加快高质量高效率跨越发展,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主要预期目标
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人均GDP增长8.5%左右,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8.5%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5%以上,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协调同步,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左右,工业投资增长1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与生产总值增速同步,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稳定提升,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单位GDP能耗降低率与“十四五”控制目标统筹衔接。

2022年重点工作


01
加快推动经济企稳攀升,聚力扛稳副中心城市使命。

在稳定生产供给的基础上,狠抓重大项目建设、市场主体培育、新型消费引领,持续提升经济稳的基础、进的态势。


全面强化重大项目支撑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

•狠抓重大项目谋划争取


大力加强市场主体培育

•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

•深入推进“千企升级”行动

•深入实施企业家队伍壮大工程


加快促进消费市场升温

•大力发展非接触式消费

•适时调整优化促消费扶持政策

•加快布局建设高品质商务中心、区域商圈和商业街区

•科学规划建设标准化农贸市场

•实施县城商业体系建设行动




02
加快推动产业转型提质,聚力培强副中心城市引擎。

持续深化产业强市行动,聚焦20个重点产业链,落实“三长制”,一链一策、梯度培育、分类推进,加快推动联链成群。


强力推动制造业壮大提级

提质发展传统产业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强力推动现代服务业转型提质

提升现代物流业

•提升现代金融业

•提升电子商务业


强力推动数字经济突破提速

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

•大力推进中关村信息谷等建设

•推进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强力推动开发区培强提效

积极推进“一县一省级开发区”建设

•明晰功能布局和主导产业

•全面推行“三化三制”和“管委会+公司”改革

•实行开发区内投资项目“标准地+承诺制”模式,确保“拿地即开工”




03
加快推动创新抢滩突破,聚力提升副中心城市能级。

强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尽快在创新资源要素高效集聚配置、创新技术成果快速转化应用上实现新突破。


建优创新平台

实施创新平台建优提质计划

•争取筹建张仲景实验室、张衡实验室


育优创新主体

实施创新型企业树标引领计划、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

•完善“小升高、高变强”培育机制

•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增效计划,做强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南阳科技大市场


引优创新人才

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引育工程,用好院士小镇、人才发展集团、创业家园等载体

•完善“全职+柔性”招才引智机制,大力引进各类高端人才和团队


创优创新生态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大科研创新投入力度

•完善科技成果奖励体系




04
加快推动城镇壮大隆起,聚力挺起副中心城市脊梁。

强力实施“双高”行动,加快构建“中心突破、轴带隆起、全域联动、多点支撑”发展格局,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


优化区域空间布局

将2022年确定为南阳城市规划年

•启动独山片区城市设计

•探索对镇平、社旗、唐河等县实行城区化管理


做大做强中心城区

规划建设白河两岸生态经济带

•启动实施“十大城建工程”

•快速推进医圣祠文化园建设

•全面推进无围墙城市建设

•持续推进清洁城市美化家园“1050”专项攻坚行动,打造“全省最清洁城市”


提速提质县域发展

全面落实省直管县财政改革

•深入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

•加快打造一批国家级产业强镇和特色镇




05
加快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聚力稳固副中心城市基石。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大力加强“吨粮田”建设,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1900万亩以上,总产稳定在140亿斤以上

•实施“六大工程”,加快提升现代种业发展水平


提升农业质量效益

深化现代乡村产业发展行动,奋力打造全国特色农业发展强市

•争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

•实施现代农民培育计划


深化乡村建设行动

打造“无差别城乡”

•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

•常态化做好防返贫动态监测

•深入开展“万企助万村”行动

•拓展提升兜底保障成效




06
加快推动设施升级优化,聚力增创副中心城市优势。

实施基础能力提升行动,突出“两新一重”,强力推进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空水铁公”一体发展,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提速推进机场迁建

•加快推进唐河航运

•打造全国重点铁路枢纽城市

•加快推动南邓、焦唐等6条高速建设


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完善能源保障体系

•打造全国重要区域性电力联网枢纽

•打造清洁高效火电基地

•打造区域清洁能源供应基地


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强力推进“四水同治”

•加快实施鸭河口库区清淤扩容工程

•主动对接国家南水北调后续工程相关规划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程

•打造“数字南阳”综合调度中心

•实现乡镇以上区域5G网络全覆盖




07
加快推动潜能释放转化,聚力激发副中心城市活力。

推进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强化开放制度供给、内外联动,持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


推动更高水平开放

加快构建“西联、北引、东进、南下”的开放格局

强力推动卧龙综保区高质量发展

持续深化京宛合作

积极申建中医药服务贸易出口基地


开展更大力度招商

深入开展产业链招商、资本招商、市场招商、行业协会招商等

借会招商、以会引资,持续提升办会效益


营造更具活力环境

研究制定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方案

积极争创全省第一批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市

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

大力推进“减证便民”,打造“无证明城市”


推进更深层次改革

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深化政府机构改革

深化财税金融改革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08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转型,聚力擦亮副中心城市名片。

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建设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为引领,深入实施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持续厚植生态优势,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坚决守好一库碧水

完善保水质护运行长效机制,确保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水平

强化入库河流水质监测和生态保护治理

加强尾矿库治理管控


从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深入实施污染防治十大专项行动

开展“四季攻坚”

深入开展土壤污染防治行动


持续抓好生态建设修复

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深入推进“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

全力争取白河流域EOD模式试点


统筹做好碳达峰碳中和

严控“两高一危”项目

坚持先立后破发展绿色能源

推行绿色交通

积极争取全国碳交易市场河南服务中心落地南阳




09
加快推动民生提标改善,聚力提升副中心城市成色。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施高品质生活创造行动,加大民生财政支出力度,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扎实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办好重点民生实事

•全力办好问题楼盘化解、保障性住房建设、城区集中供热等关系老百姓衣食冷暖的市定10件重点民生实事,坚决兑现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


稳定扩大城乡就业

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支持返乡人员就地就近就业创业

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


加强社会综合保障

深入推进全民参保攻坚专项行动

实施好政福保、政康保工程,及时开展困难救助

加快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8万户


发展人民满意教育

加快市一中改建、新校区实现秋期招生

全面落实“双减”政策,持续做好中小学午餐供应和课后服务

高标准规划建设职教园区

强力推进张仲景国医大学复建、南阳国防教育基地建设


推进健康南阳建设

严格抓好新冠疫情防控

加快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实施乡村医生培训培养计划

深化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创建


繁荣文旅康养事业

深入实施文旅康养融合发展行动

叫响“两汉文化看南阳”品牌

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深入开展“八五”普法

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

完善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

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

争创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


3.png


2022年南阳两会

政府工作报告






4.png



5.png

“一二三五十”

工作布局

“一”,即坚持绿色崛起、美丽富民这条主线;“二”,即加快高质量高效率跨越发展,加快高水平建设新兴区域经济中心和河南省副中心城市“两个加快”;“三”,即强化创新驱动、开放带动、项目拉动“三大支撑”;“五”,即建设富强活力、法治诚信、低成本创业、幸福美丽、高效清正“五个南阳”;“十”,即实施观念能力作风大提升、产业强市、创新创业、中心城市起高峰县域经济成高原“双高”、乡村振兴、基础能力提升、全国一流营商环境提升、绿色低碳转型、文旅康养融合发展、高品质生活创造等“十大行动”。


5.png
“三个一批”

集中签约一批、集中开工一批、集中投产一批。


5.png
“5+N”千百亿产业集群

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电子信息、生物产业、文旅康养5个千亿级和一批百亿级产业集群。


5.png
“四改一治”

棚户区、城中村、旧城区、国有老旧厂区改造,违法建筑治理。


5.png

清洁城市美化家园

“1050”专项攻坚行动

利用近50天时间,在中心城区开展“双违”和房地产项目征迁遗留清理、无围墙城市建设、园林绿化提升、户外广告整治、市政设施养护、道路标识完善、违法占道亭棚整顿、夜景亮化提升、路灯维护、交通秩序整治等10项攻坚行动。


5.png
“十大战略”

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优势再造战略,数字化转型战略,换道领跑战略,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绿色低碳转型战略,制度型开放战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


5.png
“732”投资促进计划

“十四五”期间,围绕先进制造业、重大基础设施、城市建设等7大领域,全市实施3000个左右省市重点项目,力争完成投资2万亿元。


5.png
“六个重大”

重大产业、重大城市更新、重大基础设施、重大民生、重大乡村振兴、重大生态环保项目。


5.png

数字光电“1+10+N”

产业发展规划

“1”,即实现1000亿元产值;“10”,即年产10亿件中小透镜;“N”即推出“N”个畅销终端名牌产品。


5.png
“三条控制线”

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


5.png
“治理六乱、开展六清”

治理乱堆乱放、乱倒乱扔、乱搭乱建;清垃圾、清污水、清沟塘、清违建、清杂物和清残垣断壁。


5.png
“两新一重”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


5.png
“六皮”招商精神

硬着头皮、厚着脸皮、磨破嘴皮、踏破脚皮、饿着肚皮、合不上眼皮的招商精神。


5.png
“二分之一”工作法

领导干部将二分之一的工作时间和精力用于招商引资工作。


5.png
“四减一造两提”

减时间、减材料、减环节、减费用,推进行政审批流程再造,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提高企业和群众满意度。


5.png
“五水综改”

统筹推进水源、水权、水利、水工、水务改革。


5.png
“三线一单”

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5.png
南阳市十件重点民生实事

一是实施问题楼盘化解行动,确保纳入整改台账的项目6月底前化解到位;二是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开工棚户区改造保障性住房3.8万套;三是实施城区集中供热能力提升工程,白河右岸新改建供热管网30公里、换热站17座,确保集中供热覆盖率达到76%;白河左岸新敷设一次供热管网5.2公里,完成供热管道穿越白河工程建设;四是加快推进“诸葛书屋”建设,城区新建诸葛书屋20个以上;五是实施健身步道提升工程,城区新建健身步道5条以上;六是实施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落实校(园)长陪餐等制度,确保学校食堂“明厨亮灶”覆盖率达到100%;七是实施城区公交线路优化工程,新开通公交线路3-5条,确保万人公交拥有量达到13标台,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95%,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21%;八是实施农村供水提质升级工程,完成维修工程1300处,服务农村人口100万人;九是实施法律明白人培训计划,每个村(社区)至少培训5名“法律明白人”;十是实施电梯安全整治行动,确保“96333”电梯应急救援体系及智慧监管平台覆盖率、在用电梯检验检测合格率、应急响应率均达到100%,守护好人民群众“上上下下” 的安全。


5.png
“四零”

疫情零感染、零传播、零输入、零输出。


5.png

市级“四所医院”

和县级“三所医院”

每个省辖市建好1所公立综合医院、1所公立中医医院、1所公立妇幼保健院、1所公立儿童医院,每所医院达到三级水平;每个县建好1所公立综合医院、1所公立中医医院、1所公立妇幼保健院,每所医院达到二级水平。


5.png
“四个最严”

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