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 >>万企兴万村行动

牧原集团:创新扶贫模式 扛起社会担当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2-23 1276次阅读

分享到:0

有一家总部在南阳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近年来的发展引人注目,其社会担当也令人刮目相看,这家企业就是由中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全国社会化扶贫先进个人、2016河南十大年度扶贫人物秦英林引领的牧原集团。

初春时节,记者走进牧原集团的原始创业地内乡县,走进牧原产业延伸到全国的更多区域,看到的是秦英林用创造价值、服务社会为核心价值观而推进企业跨越发展的壮丽画卷,领略到的是秦英林用现代企业家的胸怀格局而铺就的政府信任、百姓欢迎、社会满意的精准扶贫新路径给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变化、新面貌。

坚持科技驱动,担当远大的社会责任

“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但作为一名党员,责任无限;事业做多大,责任就有多大,担起的责任不是负担,而是民族大业。”这是牧原集团董事长秦英林多次在不同场合表达出的责任担当的思想境界。

24年前,秦英林和妻子钱瑛告别体制内的生活,回到豫西山区老家,立足农村创业并坚守行业选择,始终把致力中国养猪强国建设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

秦英林深知,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养猪数量虽居全球第一,但养猪技术却落后于欧美国家,也使得中国猪肉价格长年超过欧美国家,成本差异也很大。秦英林认为,只有具备世界一流的养猪技术,才能与中国同行一起把中国这个养猪大国推向养猪强国,才能让中国老百姓都吃上质优价廉的猪肉。因此,他把科技创新作为自己应该担当的责任,强化学习,不断探索创新提高养猪技术,改善猪肉品质,降低养殖成本。

秦英林主导成立了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聘请美国前猪病医学会会长莫瑞森为代表的国际专家团队,建立以10多所高校和科研单位为主的技术攻关团队,展开了一系列的技术攻关,目前已获得436项国家专利。

秦英林不仅注重对养猪经验和技术的研发创新,更注重这些经验技术在同行间的推广应用。他无偿为周边上万农户提供行业信息、猪舍规划设计、疫病防控、饲养管理等经验和技术,帮助农户节省猪舍建设成本、降低养猪成本、提高生猪品质管理能力。他还利用担任中国畜牧业协会常务理事和河南省养猪协会会长的便利,带领技术团队参加行业大会和同行企业交流会,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技术。由此,牧原集团的养猪经验和技术引起世界各国技术专家的广泛关注,他们经常到访牧原集团参观交流养猪经验技术,使中国养猪技术在全球终于有了一席之地,并不断带动中国养猪业步入新的发展坦途。

在秦英林的引领下,牧原目前已形成了集科技研发、饲料加工、生猪饲养、屠宰加工、生态农业、电商服务等多领域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并在全国12个省(自治区)投资超百亿元建设生猪生产基地。在选择产业布局时,牧原优先到国家(省)级27个贫困县投资建设生猪产业链项目,完善配套生产要素,直接吸纳周边地区2万余人就业,人均年收入5万元~7万元,带动当地养殖、种植、物流运输、建筑、制造等上下游产业迅猛发展。

发挥集聚优势,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牧原不但在创业地内乡县建设了河南最大的生猪产业集群,带动内乡成为全国生猪生产大县、生猪活体储备基地,而且围绕产业链和上下游供应链搭建平台,实现新的更大的产业集聚,让政府和百姓享受到企业带来的更多红利。

秦英林引导企业积极主动和内乡县政府结合,创新推出“龙头企业+平台+政务服务+金融服务”新模式,即叫响牧原龙头,创意设计农牧装备制造产业孵化园平台,吸引企业入驻,依托牧原迅速扩张产能、拉长链条所释放的农牧装备产品市场,形成规模化生产,从而为农牧企业提供装备配套;县里为入驻项目提供一系列优质政务服务和定制化的产业链金融服务。在谋划建设孵化园的同时,又谋划建设农牧装备制造产业园。目前,已吸引年产100万套的风机项目、100万台现代自动化喂猪设备项目、加工金具15万吨及300万套猪舍设备项目、6万套机电设备项目、1.6万台污水废气环保处理设备等总投资27亿元的8个项目入驻并紧锣密鼓建设,对于做大做强内乡日益丰富的机械电子和装饰建材产业,延伸完善产业链,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秦英林还运用牧原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模式,携手县政府引入在全球享有极高声誉的以色列索力公司在内乡成立“高效农业开发公司”,建设中以(内乡)高效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园项目。该项目将依托以色列在世界上先进的技术、人才和管理的优势,主要引进以色列先进的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技术,新品种繁育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集成展示以色列控温、控光、控水、控肥、控气“五控合一”的成套高端设施农业。该项目将培育成现代化的农业龙头企业,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复制推广,走“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之路,带动该县农业转型升级,带动更多农户获得更多实惠。同时,以该园区为引领,在一平方公里范围内统筹规划建设“以色列风情小镇”,走农游一体化发展之路。

当地的干部和群众对这一项目给予极大关注,内乡县县长杨曙光说:“该项目将成为牧原集团的资本优势与以色列项目技术创新优势融合的典范,成为内乡高效农业发展的引爆点,并渐次推广,形成燎原之势;将通过政府的组织连接,成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又一重要支撑,逐步扩展,不断丰富完善,成为具有以色列浓厚民族风情的现代农庄。”

推进“两个全覆盖”,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党中央提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后,秦英林更是积极主动在地方政府扶贫框架内寻求更大作为,积极把精准扶贫工作与企业发展一道研究部署,一道倾力推进,引导企业创新精准扶贫模式,探索出“两个全覆盖”扶贫模式,让内乡全县所有贫困户在“两个全覆盖”中不但不承担任何风险,而且合同确保每户每年稳定增收6200元,确保在国家规定的时间内脱贫。

“养殖全覆盖”。针对贫困户缺资金、缺技术、缺管理、无力承担风险的实际,牧原集团发起并携手政府顶层设计出“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金融机构+政府”的“五加”扶贫新模式,组织贫困户入股注册成立“聚爱农业专业合作社”,依托牧原养殖龙头企业,建立完善的运作模式,使加入合作社的贫困户“扶贫路上有支持,脱贫路上无风险”,合同保证每一贫困户每年得到不低于3200元的收入。截至目前,国开行、内乡农信社已向合作社8363个贫困户发放贷款6.734亿元;今年春节前,所有贫困户已领到今年第一季度800元的分红款。

“光伏发电全覆盖”。牧原集团将县内养殖场80万平方米猪舍屋顶的固定资源无偿提供给县政府开发光伏扶贫项目,建设分布式屋顶电站,确保全县所有贫困户每年能从中获得3000元的收益。

“两个全覆盖”模式一经推出,即受到社会各方欢迎,吸引许多地方前来学习取经。目前,已有社旗、滑县等地开始筹划“复制”牧原的“全覆盖扶贫”模式。秦英林说,下一步将向全国各地推广。

近年来,秦英林还先后向河南省扶贫开发协会认捐6000万元和5000万元,用于我省贫困地区的教育、养老、新农村建设等。秦英林还作为河南省扶贫基金的发起人,积极参与探索对地方扶贫带动能力强的产业进行全方位投资开发。

连捐20年,探索实施教育扶贫“挖穷根”

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工程,也是拔掉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秦英林和他的牧原集团为此而不懈努力着。

从创业之初起,秦英林就把扶持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建设当作自己的本职义务,从设立奖学金支持贫困地区小学教育,持续资助大学生帮助贫困家庭学子圆梦大学,到在多地出资设立牧原教育基金,建立扶贫帮困、奖优助学的长效机制,实现精准扶贫与捐资助学的有效结合,确保贫困家庭的儿童都能在学校享受到良好的教育,最终迈进大学门槛,最终斩断贫困的根源。

秦英林先开展试点,探索扶助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教育水平得以提升的办法。通过奖励先进教师,帮助教师家庭增加收入,减轻家庭负担,激励教师献身教学积极性,以提高公司周边小学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内乡县河西小学,在他设立的牧原教育基金的激励下,教育质量不断提升,目前该校已成为内乡的文明单位,年可招收学生数量也从他资助前的200余名增加到现今的700余名,连年获得内乡县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教学质量稳居全县前列;老庄小学教学质量也在近几年的时间内大幅提升,从所在镇的第18位到稳居前三名。秦英林的资助辐射范围也从内乡而不断扩大至邓州、卧龙、滑县等更多地区的贫困学校,使更多的农村孩子享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牧原一直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对因贫困而难圆大学梦的学生全力资助。自2008年开始,已连续8年累计捐助700万元,精准资助包括河南内乡、邓州、卧龙、唐河、周口、驻马店,湖北钟祥等地区的2431名贫困学生圆了大学梦。

从2015年开始,秦英林把牧原教育基金上升到政府层面,个人捐助1500万元成立了内乡牧原教育基金,同时承诺对教育事业连捐20年(已经有教师每年享受到的牧原奖学金比全年工资还高得多),全力支持与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合作项目,通过建立牧原支教团的办法,吸引优秀教师,壮大师资队伍,拓展教育事业,提升教育质量,为打造教育强县奠定基础。

近年来,秦英林还向河南省关心下一代基金会、南阳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资710万元,向河南农大捐资200万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向郑州大学捐资50万元支持其科研工作,向南阳市特教中等职业学校捐资30万元用于帮扶残疾人学习就业技能等。

一个贫困村到“中国最美乡村”的精彩嬗变

内乡县余关镇黄楝村,一个曾经地处偏僻、交通落后、信息闭塞、经济落后的贫困村,而如今,该村有两条生态油路纵横穿越,一年四季绿色浓郁,鸟语花香,生态经济支柱产业已经小成规模效益,不但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文明新村”,而且首批“中国最美乡村”、河南首批“水美乡村”的桂冠也花落该村。

该村的变化,印记着秦英林和牧原人的责任担当和不懈作为。

秦英林从创业之初就确立了“敢于分享财富”和“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先进理念,致力通过自己的养殖技术、设备、人才、资金、信息、市场帮助农村贫困户养猪脱贫致富。

2009年,秦英林选择在荒山荒坡面积大、经济贫困的内乡县余关镇黄楝村投资2.9亿元建设了30万头规模的养殖场。不但围绕改善该村农民的生产生活而修路、架桥、发展生态支柱产业,而且降低门槛吸纳300多个贫困户家族成员进场成为养猪技术工人,户均年增收五六万元而脱贫致富。

在发展急需资金的情况下,秦英林还拿出数百万元,扶持该村整体搬迁,依据自然地理优势,综合利用山水林生态资源,建设新农村社区,使全村农户集中居住在一个绿色环绕、流水潺潺、花香四溢、文化浓郁的优美环境中,享受到文化、卫生、教育、交通、养老等统一的公共服务。当地农民为感谢秦英林和他的牧原集团,把社区命名为“牧原兴盛社区”。

秦英林对企业扶贫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扶贫不仅仅是企业和企业家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也是做人做事修炼心智的必然要求,更是企业事业发展壮大的思想和文化内涵。他的做法是“拆去公司围墙”,让牧原成为一个开放性的平台,一个公众参与的平台,让更多贫困乡村、贫困群众有机会在这个平台上,借助牧原的资本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共创价值、脱贫致富。

秦英林在这里建场后,不但带动了该村扶贫脱困工作,更带动提升了生态经济质量,目前,这里已建设有全县最大面积的薄壳核桃基地,既涵养着生态,又膨胀着全村经济。

像扶持该村一样,秦英林扶持南阳的卧龙、邓州、唐河、方城,安阳的滑县,湖北的钟祥市等地区500多万元,用于修路、建拦河坝,带动当地经济、社会、生态发展;出资扶持驻马店正阳县彭桥乡、袁寨乡等地方修建文化广场,支持养老院建设等,丰富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满足村民精神文化需求,促使一批贫困村转变成“文明村”“示范村”。

未来10年将帮扶更多贫困村奔小康

“牧原现在的发展没有什么问题,唯一的问题是如何把企业的利益和农民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我们要积极创新,争取使贫困农民能尽快享受到企业发展带来的更多红利。”目前,牧原已组建了社会责任专业团队,专抓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谋划和落实工作。

秦英林已制定出向社会分享财富的目标,那就是,在未来10年内,帮扶更多的贫困落后村,让他引领的牧原所在地区的村民因有了牧原而得以发展、走上富裕奔上小康,让他们的子女因有了牧原的支持而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让他们的老人因有了牧原的帮扶而有一个幸福晚年。

“企业发展的终极价值是担当责任,服务社会,推进社会进步”;“企业家不能把自己创造的财富看成是自己的,要有替国家,替社会,替人民保管和分享财富的境界”;“承担社会责任不一定要等到企业成熟了、人老了再去做,要随心而做,不分大小,该做即做。”秦英林的高尚境界、博大胸怀和文化自觉显而易见。

秦英林创新责任担当,造福着越来越多的百姓。

祝愿秦英林和他的团队在未来创造出越来越耀眼的价值,因为他创造的财富越多,他惠及百姓的利益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