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频道 >>他山之石

商会:让“诸暨人经济”焕发活力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8-06 1502次阅读

分享到:0

从2007年起,浙江诸暨通过商会整合国际国内资源,提出让“诸暨人经济”回归为“诸暨经济”。据统计,仅2009年,诸暨市通过各种异地商会、联谊会和海外同乡会等引回16个回归项目,总投资22.36亿元,引进市外资金19.31亿元,主要涉及三产服务、电子科技、五金机械等领域。
  长期以来,诸暨当地流传“有近30万在外诸暨人”。2006年,这一民间的说法被列入了诸暨市委、市政府的议事日程。
  “调查结果让我们大吃一惊。”诸暨市委有关人士透露,不仅近30万的在外诸暨人数量不虚,且这个群体中拥有大量的成功人士,他们广泛分布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
  在外诸暨人群体,犹如一座流动的复合型人才库,潜藏着大量资源。调查结果表明,这些在外的成功者,早年离开诸暨主要是求学入仕、投身国防,而随着中国向商业社会转型,经商办厂者甚众。
  2007年,诸暨提出,要将“诸暨人经济”转化为“诸暨经济”,让在外诸暨人拥有的资源更好地为诸暨服务。4月,诸暨人联谊总会成立。秘书处设在诸暨市委统战部,本着“乡情、联谊、发展”的宗旨,加强联谊联络,支持、帮助在外诸暨人更好发展,引导、鼓励在外诸暨人回归诸暨、反哺家乡。
  以诸暨人联谊总会为主线,诸暨市委、市政府组成专门人员奔赴全国乃至全球各地,在诸暨人扎堆的地方着手组建地方性的联谊会或商会。通过这一方式,不仅让在外的诸暨人形成“抱团效应”,更让诸暨本地及时掌握在外诸暨人的动态及投资意向。
  短短3年多时间,在外诸暨人的身影,频繁地出现在诸暨当地重大的经贸场合中。无论是诸暨旧城区改造、总部大楼建设,还是诸暨城西商务区、各产业集聚区发展,在外诸暨人投资的项目都开始进入。诸暨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杨元清表示,这些诸暨经济“新成员”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诸暨传统的发展路径。
  这个群体带给诸暨的变化不仅仅是一笔笔投资额,他们甚至带来了观念的碰撞。
  “在外诸暨人拥有的不仅仅是资本,更为重要的是信息资源,这些诸暨人是诸暨延伸向全国、甚至全球的一张信息网络。他们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对于推动诸暨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杨元清说,各地联谊会犹如一个个据点,连接着诸暨本土和全世界的信息资源,而通过联谊总会这一平台,要促进产业、市场和人才的对接。
  此外,随着在外诸暨人越来越频繁地来往于家乡,他们反哺家乡的热情越来越高。据不完全统计,从2007年至2008年,以诸暨人联谊总会为平台,在外乡贤为家乡的新农村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捐资就达50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