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频道 >>他山之石

张航:博取财富智慧 激扬人生精华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9-10 1227次阅读

分享到:0

主持人:现场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我们本期的《财智人生》节目。
大家看,在我们现场有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是意大利博纳地国际工程机械公司生产的沥青搅拌设备,这个企业八十年来一直只生产这一种产品,从不改行,他们生产的产品一直占据着国际沥青搅拌设备的高端市场,成为同行业追捧的对象。2007年5月9号,博纳地公司的老总史蒂芬来到了我们南阳,是谁把这位史蒂芬先生引领到我们这个内陆城市呢?就让我们掌声有请河南陆德筑机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张航先生上场!
 
专业化
主持人:史蒂芬先生来到南阳对你来说肯定是不亦乐乎的,那么史蒂芬先生他们这个公司
它在全球的排名如何?这家公司在全球排名?
张  总:至少是前五位,至少排名前五。
主持人:那像陆德(筑机股份有限公司)这样的筑路机械企业,在国内的同行业中有多少家?
张  总:大的小的大概有五十多家,但是能直接和陆德公司竞争的大概就十家。
主持人:在世界上排名前五的企业为什么把目光投向咱们内陆的陆德呢?
张  总:第一,我认为主要是看中了陆德公司诚信的基础。因为大家都知道,欧洲人对中国的信用是持怀疑态度的,所以他们在选择的时候非常慎重。第二,陆德公司有一支庞大的研发队伍,能够持续地根据意大利博纳地产品的情况开发、创新、改进,从而适于中国市场。第三,博纳地公司希望寻求这样一个想法有共同点的公司,借助这个桥梁能够拓展中国的市场。
主持人:那在和博纳地公司合作期间,你觉得自己最大的感受和启示是什么?
张  总:最大的感受是这家公司是一个家族企业,人不算太多,但是这个企业专心致志去做这一种产品,而且做得非常好,这是给我最大的启发。
主持人:那陆德这十三年来,是不是一直在走专业化道路?
张  总:我看到了国内的企业和国际上一些大的公司他们成长的轨迹,认识到一点,那就是企业必须动用自己全部的资源,在企业经营上就是人力、物力和财力,做一件事情,把这件事持续做好,而且做成在国内乃至全球能够非常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这点确实也很难。当初选择专业化道路,是从公司发展的过程中深刻的感受到:第一个是公司持续发展的,规模方面在持续增加;第二点是它的知名度在迅速提升;第三点是公司的产品在不断地持续改进,得到用户的认可是一步一步的。而且从我们自身的专业化产品提升完之后很自然的。当陆德的产品走向全球的时候,得到了很多启示。我们的产品在走向全球市场,去考察的时候发现我们公司的产品,在全球很多的区域和市场已经不是属二了,是属一的,所以我认为走专业化道路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尝到了专业化的甜头。把一件事情做精做好,这个观点在我们高层已经形成共识了,公司以后的发展中还是要坚定不移地走专业化道路。
主持人:那么这么多年来,咱们走这个专业化道路,对陆德的成长、发展到底带来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张  总:十三年来,专业化在整个公司里,按照一个方向的助跑上发挥了作用,也就是说我们没有分心。没有分心的同时,就没有分配公司的资源,包括人才资源、资金资源。这是陆德公司十三年来能够存活下来很重要的一项(原因)。第二点我觉得这十三年来我们集中了全部的资源来做这一件事情,使我们陆德公司从最初非常小的规模,实事求是地说在1997年在这个行业中开始加入的时候是个“小朋友”,没有一个单位能把(我们)放在眼里。但是我们就是这样专心致志、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年扩张,到2008年开始,部分产品引领市场,我们陆德公司已经进入了一个全面进攻市场的阶段了,但是这里边还是专业化,也就说我们公司这四百多人在做一件事,仅仅做一件事情,在这件事情上做精、 做好!
 
 
主持人:现在陆德公司三十多项专利发明,是不是有点你大学时候(爱搞发明创造)的影子?
张  总:应该是影射吧,我一直有求变的一种心理和一种思想。这三十多项专利,我认为是咱们陆德的员工努力持续创新的一种结果。但是这三十多项专利,按我的期望还少,我希望随着下一步整个研发的体制和思想的创新和投入的加大,有更先进的、带有市场的明显带有竞争性的、甚至有重大变革的新成果出来,那才是我最大的期望。所以从公司成立到今天为止,所有的研发创新活动我基本上都参加,我给予极大的鼓励和支持。
主持人:我知道陆德公司有七十多人的庞大的研发队伍,人多当然好,但是人多也未必能多出成果,在这一点上,你是如何做到更好地来设计创新机制和营造创新环境的?
张  总:研发就是一个企业通过产品展示创新的一个载体,因为一个企业最终是靠产品(发展的)。早在2002年,我就把关于研发的组建以及人员的组成和它整个费用的产生,纳入公司董事会的投资行为。这跟财务上的概念不一样,因为财务指标上就是一种费用,从总经理的考核来说,要提高利润,就要减少研发费用投入。但是我把它转化成一种投资行为,那个概念就不一样了。这是在2002年的时候,我就在公司提出来了,咱们公司要发展,就要投资研发。只有让产品不断地变异、不断地去满足客户的需求、不断地去适应客户的对产品的新的想法和要求,那么我们的产品也得从外观、造型、实用性等各个方面都去不断地变革,不仅仅是能够使用,而且让人们感觉到一种雅致,使用着很美、还很舒服,所以这里边是一个无限的空间。还有一点就是,我们这个产品是大型成套产品,它是全自动控制的,我跟我们的研发人员就提出来,(要有)无限想象空间,把很多看似不相关的东西接种到你的产品上去,所以我们的产品在整个自动控制上,就引进了中国移动的网络技术。这一点我们公司在同行的产品里边属于最早引进这个技术的,咱们最先进的以太网技术,包括智能语音控制系统,导航不就是语音提升吗,我们的产品也搞个语音提示,这样操作人员(的操作)由复杂化变得非常非常简单,实际上这里边,一点技术的变化,就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就更加人性化了。
主持人:那你鼓励搞创新研发的初衷是什么?
张  总:这可能和我刚才谈到的与(思维)有关系,因为我这个人脑袋中最大的毛病总是求变。所以我对公司现有的一切总是有新的目标,所以就得不断地去变,正因为不断地去变,带来了要去持续地创新、创新、再创新。
 
主持人:我手中有一份资料,大家可以注意这两个数据,一个是4.5% ,一个是8%。国家规定对于高新技术研发投入应该占企业当年销售收入的4.5%,而咱们陆德每年却占到8%,那么“助跑”陆德所花费的代价是不是有点大?
张  总:我们单位这一块儿实际上如果说研发,看你从几个概念上做,第一个是产品研发、
第二个是管理研发、第三个是体制研发,研发是不断地变革和创新的,要是统计这些费用远远不止4.5%这个概念了。我曾经琢磨,研发究竟是一种费用还是投资行为,反过来每年如果不投入研发会是什么结果。那个时候我在考虑关于短期行为和持续发展问题,“利润最大化”是什么概念,企业应该如何健康成长,才能使公司整个方方面面都健康发展。所以对于研发费用,根据公司整个经营(的状况),经过探讨以后,我给公司定了个目标,每年的研发投入是上年整个销售收入的8%。
从今天来看,金融危机来的时候,我们公司没有被打跨,说明我们的产品具有竞争力,我们投入没有白花。金融危机来的时候,我们的研发也没有停步,我们新储备的产品,按消费需求来说我们可以完全推向市场,例如这几年国家提倡的环保、节能、再生产品,我们2005年就开始研发了,正好金融危机也带动了市场的拉动,我们新推出的产品在各地市场上都很受欢迎。所以我说对研发投入的整个初衷有很多想法,那目前国内有很多企业,他们在投入研发的门槛外,可以说是在徘徊、在犹豫,他们不知道如何来迈进这一步。
 
 
主持人:请问张总,你在打造人才上,是如何做的?
张  总:我觉得最成功的办法,还是内部交流。我们曾经请过外边的老师,包括人员外出培训,但我觉得最有用的办法,还是他最直接的上级,或者更上一级,对这个企业最了解的人员给他讲课,这样能切中要害。而且这一步一讲完之后,他思路被激发,很容易前进。这是我这么多年第一个最大的启发,就是培养人才。第二个我发现很多员工,他实际上很想成才,也想成长,也想提升自己,但是缺乏舞台,所以我们去年成立了“我要说 陆德大讲堂”,这里的主角是员工自己,我们领导设定题目,
所有的年轻人都上去PK(比赛)去,经过一次两次三次,他的自信心、胆略、沟通能力就大有变化了。在我们陆德公司真的是沟通无极限,是完全畅通的。因为我们公司有个文化理念就是尊重,尊重每一个员工,每个员工是平等的,每个部门请我沟通座谈,我都参加。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公司给每位员工设定职业生涯规划,也是很关键的。新来的员工,来到公司后的头三个月不叫实习,实际上就是采取设立进步的目标,让他很清楚、明白,然后他的主动性就强了,不停的设新的目标,新的目标实现了,他的薪酬、待遇,包括其他方面,也跟随(提升),我们基本上形成了一个体系。
主持人:那么咱们陆德公司,有四百多个员工,你认为每一个都是你的人才吗?
张  总:这涉及对人才的认识问题,2002年我们在天津成立了子公司,当时想招聘中高层人员,我发现招个生产经理,来了四个人,这个要年薪五万,那个要八万,当时我就在想,究竟他们的价值是多少钱,这个岗位上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最后琢磨过来琢磨过去,我认为应该招到一个适合这个岗位的人才。设定生产经理称职标准,你从事过什么,干过什么,有什么经验,在管理上你如何做,这样最后招了一个我认为还算称职的生产经理。如果路上有块砖,缺一块儿,你说这块儿砖有无价值?但在盖房子时正好缺了半块儿砖,那么它就是有价值的,如果把它放在路中间就是没价值,关键是看把它利用到什么地方去,所以我认为陆德公司单位里的每一个人,只要在各自岗位上把自己的工作做好,那大家就都是称职的人才。
主持人:费了那么大的劲儿来打造人才,打造完人才之后,你又是用什么方法能更好的留住咱们企业的人才?
张  总:(为了)留住人才,这几年我们就采取一种办法,就是为每个进入陆德公司的员工设定更清晰、更明确的一个职业生涯规划,随着公司的发展,对每个人都不断地提出新的工作目标,而且尤其做出成绩时给予肯定,并且在制定整个薪酬体系的时候充分体现公平。我们总是讲留住人才,实际上应该反思,为什么留不住人才?!我认为很多人离开公司的主要原因很大一部分不是因为薪酬问题,而是和他本部门相关同事以及他的领导产生了一些问题,心情受到影响,再加上外部的有一些诱惑,最后决定离开。比较幸运的是十三年来,陆德公司绝大多数的老员工、老骨干和高层人员几乎没有离开的,甚至我们还有很多走了之后又回来的,这可能是由于我们的企业文化的感情氛围比较浓厚。
主持人:张总,我手中有一份《陆德人》报,这份报纸是哪一年创刊的?为什么要办这样一份报纸呢?
张  总:很早了 ,应该是2000年吧。当时是为了激发所有的员工,在这份报纸上通过看到自己的成长,看到自己的业绩,得到提升。第二个就是这份报纸,还要真实的反映咱们企业的成长。第三个就是能够形成公司高层和咱们中层以及我们员工之间的一个互信、交流、真实的平台。
主持人:那这个《陆德人》报,在企业的成长发展中作用大吗?
张  总:我认为这是我们公司非常强大的软实力,平常看不出它对你的重大贡献,但是它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定的分量,企业文化的凝聚力在上边体现,而且从中会看到陆德公司成长的轨迹。通过《陆德人》报把公司的高层、中层和员工都连在一起了。这《陆德人》真正宣传集团公司的领导,高层的不多,大量报道的是我们公司方方面面做出成绩的员工,这也是办报的中心思想,我认为只有我们陆德人才能创造出陆德公司的明天。
主持人:现在我们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以及现在新入行业的新人,如何做才能更好的成长为企业所需的人才?
张  总:到企业之后,学会第一个是从做一件具体事开始,服从领导的安排,弄明白我来了之后每天将干什么,每个月要干什么。三个月之后我将学到什么,这一点很关键。毕业的学生到我们公司,我们就就开始制定职业目标,认为你将来往哪方面去努力,将来是搞研发,是搞销售,还是想当领导,像这样来指导明天,给他列一个非常清晰的工作项目目标,在实习期间你把它做下来,从最基本开始做起。从一个月到三个月,做完之后,你再反过来再考虑问题,再给老板去谈,再给你领导去谈的时候,老板心里很清楚,会怎样利用你,给你一个什么样的舞台。所以我就一直建议新毕业的大学生要从基层做起,这样对你的成长非常有用。
主持人:刚才听了张总谈了这么多,企业成长的过程中你的一些手笔,我是否可以总结成这样一句话,就是说不做无策划无准备的工作?
张  总:这个是我们公司的一个基本理念,我们的理念就是对于任何事项要提出要求,不做无策划、无准备的工作。简单来说,什么事情都要进行事前周密的策划,这个策划才能体现出创新,而且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主持人:今天我们大家都特别的充实,也特别的高兴,我们在一起共同来分享张总的创业故事,在一起我们还共同探讨了他能从最初创业的时候的一个四人的小作坊,成长为如今的中国民营企业的佼佼者,其实这期间成功的奥秘就在于张总谋势、谋动、谋人,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具备这种成功的潜质,关键是我们每一个人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是否规划好,是否去认真的对待,是否用心的做了,假如说你用心做了的话,我相信你就是最专业的、最优秀的,光明大道也就在你的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