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频道 >>他山之石

苏州工商联的创新“三步曲”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4-18 1159次阅读

分享到:0

     姚东明认为,调查研究工作是工商联的基本功,也是基本任务,要充分履行好。当前,民营经济发展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苏州市工商联的调研已经由原来的宏观转向中观与转型升级相结合,紧扣民营经济发展课题,加强对行业的深入研究
    “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要勇于创新,没有创新就是一种倒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第一句话:‘工商联工作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和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明确了工商联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属性。《意见》精神明确了工商联‘三性’统一的性质和特点,明确了工商联的六大任务和五大职能,是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行动指南,是工商联工作最大的创新。”日前,江苏省工商联副主席、苏州市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姚东明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一语中的地道出了工商联工作创新的重要性。
服务创新
   “思路决定出路。新形势下工商联的工作皆是如此,要有新思维,新方法,才能系统、持续、有效地开展服务工作。”姚东明说。
    专访姚东明,记者能切身感受到他那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对工作的那份执著。
    从2002年调任苏州市工商联工作至今,在姚东明的带领下,苏州市工商联培育了一个又一个在江苏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工作品牌,在这背后,姚东明坦言源于服务创新。
    钱商是什么?相关注解显示钱商简称 MQ(MoneyQuotient),是一个人处理金钱以实现人生目标的能力总和,包括储蓄、投资、消费等方面的内容。而在苏州市工商联“钱商”有了新的概念诠释。
    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碰到的首要问题是“融资难”。如何解决“融资难”,这是苏州工商联一直在探索的课题。姚东明说:“苏州工商联提出‘钱商’理念,旨在通过商会平台,使银行从点对点的局面改变为从点对线或者说从点对面的状况,让‘融资难’不再难。如今商会有了授信后,又增加了一个服务手段和服务平台,为商会的所属企业进行有效地服务、有针对性地服务,充分发挥了‘钱商’的功效。”
    通过探索实践,目前,苏州不少商会组织内部成立了担保公司,所属的会员企业只要有贷款需求,商会担保公司就会给予担保,银行快速给予贷款。目前“钱商”理念在苏州已经被多方接受,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探索出了途径和方法,形成了一个“三赢”的局面:银行有了资源、企业需求有了通道、商会为会员服务有了平台。
    如果说资金是企业的血液,那么人才一定是企业的肌肉。面对当前的“用工荒”、“技工荒”,苏州市工商联创造了“校商”合作方式。
    “校商”的定位在于通过行业商会牵头,针对会员企业的实际需求,与职业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联姻”,发挥各自优势,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形成整体优势。
    目前,苏州市物流业商会通过“校商”对接,形成了“校商”品牌。去年在苏州市教育局的指导下,苏州市物流业商会与苏州当地职业院校联合成立了苏州现代物流职教集团。为培养物流专业技能人才,提高苏州物流行业整体队伍素质和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现代物流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而显著的作用。
  “校商”合作方式的推行,使一些在校学生毕业后能直接通过商会到企业就业,为民营企业输入了高技能人才,对企业转型发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成效。
机制创新
    “一个单位,一个团队,要有一整套,有效的工作机制,要与时俱进,服务发展,引领发展。近年来,苏州市工商联内部就建立起了这么一套机制。”姚东明这样表示。
    姚东明说,对照《意见》精神,回顾苏州市工商联近年来所开展的工作,处处可以看到《意见》精神的轨迹,没有丝毫的偏离方向,这是苏州市工商联在机制创新的情况下,不断探索的结果。苏州市工商联每年的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絮地开展,连续多年荣获江苏省工商联的先进单位,这与苏州市工商联整体团队的努力密不可分。
    在苏州市工商联,记者看到各处(室)工作有分工,整体工作有大计划,处(室)工作有小计划,这些计划从年度到季度,从季度到月、到周,务实而详尽。
    以宣教处的工作为例,在大力宣传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典型,履行社会责任的典型,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等,将无形的工作,进行有形的展示的同时,不断搭建培育宣传教育的载体。如体现苏商精神的苏州商会博物馆、主办《苏州民营经济》会刊、与媒体的联动机制等,使宣教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姚东明认为,调查研究工作是工商联的基本功,也是基本任务,要充分履行好。当前,民营经济发展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苏州市工商联的调研已经由原来的宏观转向中观与转型升级相结合,紧扣民营经济发展课题,加强对行业的深入研究。去年对纺织、电子商务、动漫、光伏等行业的调研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对纺织行业的调研,得到了江苏省政府的重要批示。同时,工商联的调研成果,还经常出现在苏州市政府的通报上,参政议政也总是能提出好的建议。其中,苏州市《民营经济腾飞计划》的出台,就与工商联的调研和呼吁密不可分。
    工商联要做好与政府各部门密切配合,当好助手,建立固定的“会商机制”。正是因为这些机制的建立,工商联工作取得了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从2005年开始,苏州市工商联每年编撰的《苏州民营经济发展报告》受到各方好评,树立了自己的工作品牌,并将品牌导入有效的机制,促进了正常的工作开展。
    打造百年商会,就要培育商会过硬的商会经济。姚东明这样指出。苏州市工商联积极探索,通过商会平台,整合相关资源,建立“会司”合作模式,设立以商会为平台的“小贷公司”、“创投公司”,培育商会经济,使商会更具凝聚力、品牌力,为商会的长期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组织创新
    “延长工商联工作的手臂,组织建设是关键。”姚东明这样告诉记者。
    姚东明表示,苏州市工商联组织建设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对组织建设从不认识到认识。自己刚调任工商联工作时,面对工商联的职能、人员编制短缺等问题,对如何开展工作,不太熟悉。但通过调研,一些问题找到了答案,就是要加强工商联的组织建设,从而延长工商联工作的手臂。
    其次,组织建设经历了从不规范到规范。工商联工作的认知度在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经历了从小到大,从低到高的一个过程,在认知度小和低时,是无力去承接政府相关职能的,但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苏州市工商联各级组织建设都得到了规范发展。
    同时,组织建设经历了从不活跃到活跃的过程。认知度不高,自身活力自然不强。在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大潮中,苏州市工商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一些商会组织活力四射,发挥了重要作用,苏州工商联的餐饮业商会、担保业商会、物流业商会等还承接了政府相关职能。
    姚东明认为,创新不是“标新”,创新必须是在正确理念指导下的认真的实践活动。一是理念上要有新认识。如当下的异地商会既不同于古代商帮行会,也有异于现今老乡会、同学会和战友会,凡是有利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社会组织及其形式,都应予以充分关注和研究。二是机制上要有新突破。与提请政府授权工商联承担异地商会的业务主管单位职能一样,凡是有利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社会组织管理机制及其形式,都应大胆尝试和突破。三是管理上要有新举措。与其他社会活动和创新实践一样,凡是有利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社会组织管理实践,既要积极又应谨慎,既要注意逐步深化又应注重不断规范,既要规范登记又应严格监管。
    目前,苏州市工商联直属的商会组织,已经由二级商会晋升至了一级商会,拥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新发展成立的都是一级商会,这为商会参与经济活动,服务民营企业发展,搭建了平台。
    姚东明说,苏州市工商联的组织建设主要由基层商会、行业商会、异地商会和特色商会。其中,特色商会是在经济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成立的。
    2009年,苏州工商联成立了以清华大学毕业生在苏州投资创业的人士为主的苏州清华企业家商会。清华企业家商会的成立为苏州引来了大量的高科技项目、科研领军人才和科研机构,这是苏州转型发展中急需的。今年,苏州市工商联还将组建苏州西安交通大学企业家商会和苏州北京大学企业商会两个特色商会,届时将会出现一批以“学籍”为依托的特色商会活跃在苏州经济转型升级中。
    姚东明认为,工商联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任务。苏州市工商联近年来的工作主要体现在建立了一套良好的工作机制,培育了一支过硬的工商联干部队伍,拓展了各类商会的建设组织,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认可。
    姚东明表示,在未来的工作中,要以《意见》精神为指引,认真按照工商联的六大任务和五大职能开展工作,以开拓创新的理念,服务于“两个健康”发展。通过科学发展、创新发展,谋求苏州市工商联工作的更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