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频道 >>他山之石

基层工商联工作如何“上位”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9-05 1221次阅读

分享到:0

探索商会未来发展趋势与改革路径

――走以会养会创新路 挑战传统商会组织

各市、县级工商联处于服务“两个健康”的第一线,做好新时期基层工商联工作,要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对工商联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着力创造更加卓越的工作业绩、建设更加高效的干部队伍、塑造更加优良的公众形象,推动工商联事业再上新台阶。把教育引导作为“第一职责”

工商联要始终坚持把教育引导作为“第一职责”,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引导非公经济人士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创新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指导非公企业开设“道德讲堂”,助力非公经济人士崇德向善、提升修养;指导非公企业加强党情、国情、世情教育,引导非公经济人士读经典、学党史、知国情、明真理、跟党走,坚定理想信念。重视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转化,引导非公经济人士争做“守法模范人”“诚信模范人”和“感恩模范人”,真正使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成为密切联系群众、真心服务企业的生动课堂和具体实践。

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教育引导。扎实开展“大宣讲”活动,深入企业宣讲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扎实开展“大培训”活动,制定教育培训规划,精心实施培训项目,开展政策理论解读、短期培训、专题讲座,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培训工作模式。扎实开展“大文化”建设,培育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引导非公经济人士思想上与党同心同德、目标上与党同心同向、行动上与党同心同行。

注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典型宣传。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可信、可比、可学原则,树立一批非公经济人士先进典型,并通过多种宣传形式,广泛宣传民营企业家的好形象,激发创业发展正能量,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提振发展信心。

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切实履行社会责任,自觉投身光彩事业、感恩行动以及各类公益慈善活动。引导民营企业家主动维护企业员工合法权益,履行管理员工、服务员工的社会责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做到诚信经营、守法经营,做强做优企业。

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参政议政。充分发挥工商联参政议政职能,树立“不一般地建言,不建一般的言”理念,围绕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难点建诤言、献良策。同时,积极引导工商联界别委员正确把握参政议政与处理自身业务的关系,自己所在企业的利益与整个界别利益的关系,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做到和谐共存,合作共事,共谋发展。把服务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工商联要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发展、一切围绕发展、一切服从发展、一切服务发展”理念,自觉把服务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增强服务意识,深化服务内涵,改进服务手段,提升服务水平,打造服务品牌。

深入开展政策服务。密切联系非公经济人士,倾听意见、了解诉求,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政府有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环境持续改善。以深入开展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和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综合调研为重点,围绕信息、法律、融资、技术等方面服务。

深入开展经贸服务。注重发挥民营企业在招商引资中的主体作用和行业商会、异地商会在招商引资中的桥梁作用,组织开展各类投资考察活动。充分发挥工商联组织网络优势,组织民营企业家积极参与党委、政府组织的重大经贸活动和各类区域性展会活动,寻找发展新机遇。

深入开展融资服务。积极探索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新路径,帮助银行筛选优质客户,帮助有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进入银行视野,搭建起银企对接新平台。鼓励金融机构建立商会组织融资授信制度,支持会员企业诚信联保、抱团发展,缓解融资难题。

深入开展维权服务。坚持市场化改革与法制化建设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维权服务机制,丰富维权服务内容,切实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积极参与创新社会管理,加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相关工作,开展企业劳动争议预防调解工作,探索在商会中建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健全重大集体性劳动争议预防预警制度。完善与执法机构和司法部门的联系沟通,建立维权服务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侵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把探索创新作为“第一动力”

工商联干部职工要坚持把探索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敢想、敢干、敢闯、敢试,积极应对和破解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使工商联工作体制机制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探索民营企业参与社会扶贫的新模式。基层工商联要引导民营企业家把回馈社会、造福人民作为应尽义务,通过产业带动、合作开发、教育培训、就业促进、公益捐助等多种形式,积极参与社会扶贫工作,争当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践行者。

探索基层商会规范发展的新路径。要深入开展商会工作综合调研,加强对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形势下的商会建设研究。加强行业商会、异地商会、乡镇商会等基层组织的培育力度,延伸服务触角;加大对直属商会的监督、管理、服务和指导力度,切实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指导直属商会依照章程完善内部管理,切实发挥商会作用,激发基层商会活力和抱团发展能力。

研究基层工商联理论建设的新内涵。工商联在服务“两个健康”中做出了积极贡献,要加大工商联理论研究,把那些来源于实践、行之有效的经验及时总结和升华为理论,进一步揭示工商联工作的内在规律,丰富其理论内涵,使工商联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进而更加有力地发挥其指导实践的作用。

把队伍建设作为“第一保障”

只有把队伍建设作为“第一保障”,工商联事业才能顺势而为、与时俱进,在改革中把握先机,在面对新形势、迎接新挑战中抢占先机,实现长远发展。各级工商联要切实加强队伍建设,为工商联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加强组织建设。选好配强工商联兼职副主席、商会兼职副会长,健全完善兼职副主席、副会长联系制度、轮值工作制度、重点工作参与制度、激励表彰制度,组织他们参与重大政治和社会活动,调动他们支持工商联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切实加强县级工商联领导班子好、会员发展好、商会建设好、作用发挥好、工作保障好“五好”创建活动,夯实工作根基。抓好会员发展工作,注重会员的代表性、影响力和覆盖面,注重发展企业会员和团体会员,把上规模民营企业和高新技术、成长潜力大的民营企业发展入会,把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后新成立的行业组织吸纳为团体会员,不断优化会员结构。

加强机关建设。以建设政治上过硬、业务上过硬、作风上过硬的机关干部队伍为目标,加大干部培养力度,重点培养机关干部的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和落实推进能力。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步伐,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服务“两个健康”的科学化水平,扩大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联系面和服务面。加强作风建设,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扭住“四风”问题不放松。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扎实开展“转作风・惠民生”活动和“挂、包、帮”工作,了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状况和企业发展情况,帮助困难群众和非公企业办实事、解难事,以良好的工作作风树立新时期工商联的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