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频道 >>热点评析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面临新起点―访北京市工商联党组书记、第一副主席吴杰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2-15 1290次阅读

分享到:0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北京两会期间,本报记者专访了北京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兼第一副主席吴杰,通过了解首都工商联下一步工作任务和规划,为“十二五”期间全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非公经济地位突出
  作为北京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的代表,吴杰代表北京市工商联作了名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进一步推动首都非公有制经济服务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的发言,多方面展示非公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他表示,截至2010年10月,北京市个体私营经济经营实体有130.6万户,同比增长6.5%;注册资本总额7353.3亿元,同比增长28.7%;实现税收313亿元,同比增幅达30.2%。同年1-10月份,非国有内资单位完成投资2580.8亿元,增长68.2%,占整个社会投资的近60%多。从数据中可以看到,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创造了大量财富。
  “尤其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非公有制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吴杰告诉记者,北京非公经济从业人员达425.8万人,约占全市就业人口的70%,“非公企业的快速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可以说非公经济已成为劳动者就业的重要渠道。”
    同时,由于灵活性等独特优势,非公企业在高新技术方面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创新力量,“从2008年至今,仅北京市重新认定的52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就有90%是民营企业。”
“十二五”重视非公经济
    两会期间,吴杰除忙于讨论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二五”规划纲要外,最关注的仍是民营企业下一步发展的定位和方向。
    吴杰在工商联大会上表示,“十二五”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16号文件在此时发布,不仅表现出国家对非公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重要作用的充分认识,也为新时期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工商联组织的职能作用,提供了充足动力。
    以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为例,政府将进一步深化改革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动力,同时也作为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而深化改革的重点就在于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包括促进非公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发展。
  “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指出,下一步将完善和落实政策,例如规范和强化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改善融资渠道、减轻企业负担,认真解决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问题。”
工商联彰显非公企业正面形象
  在谈及非公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时,吴杰坦言,一是政府在资源分配上应该把更多的资源交给社会;二是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需要得到更多的关心、体谅和理解。
  “现在政府很重视引导拉动社会投资和民间投资,工商联深感鼓舞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压力。有些民营企业一方面为社会创造着财富,一方面却由于社会各界理解不够,而在社会主体地位的认同上被归为另类,这导致了对非公企业的误解。”
  吴杰认为,要为非公有制企业解决“身份认同”的问题,让社会开放度跟得上经济的发展,是工商联工作任重道远之处。“我们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呼吁全社会加深对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的认识、理解,甚至是同情;其次是希望在此基础上,社会能真正推动意识形态和观念方面的改革,逐渐形成和加深对非公有制的认同感。”
    吴杰称,工商联今后的工作中,应该注重彰显民营企业的正面形象,引导各界认识非公经济对社会发展产生的正面作用和有利影响;同时也让社会了解众多民营企业创造出现今的成就,除依靠政策上的扶持外,也离不开自身的艰辛努力,“他们的努力,本身就非常励志。”
    吴杰表示,“十一五”期间,非公经济交上了一张令人满意的答卷,但尚有许多未完成的工作,这成为非公经济面临的巨大上升空间。工商联将继续践行国家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社会投资的工作,起到渠道作用,让政府与民营企业之间的道路更加通畅,继续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