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参政议政 >>民企社情

继续强化细化非公经济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8-29 2592次阅读

分享到:0

    国际金融危机一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保增长、保出口、拉动内需,成效突显,中国经济正企稳回升。
  要解决整体经济“平稳发展”问题,必须探究半年多来中国宏观经济的运行轨迹、发展趋势和应对之策;要解决非公经济“健康稳定发展”问题,也必须客观分析和解决它在这场金融危机中的实际状况和突出问题。
  加大力度
  解决“融资难”痼疾
  占我国企业总数90%以上的中小企业具有投资少、机制活、见效快、代谢能力强等特点,是经济社会中最具活力、单位投资就业贡献率最高的部分。但是,在我国资金供应总体充裕的形势下,为何会出现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症结,不在于中小企业本身,而在于现行以大银行为主体、以服务大中型企业为目标,基于正规财务报表和充分抵押物运作的金融体系,难以适应非公经济的特点和中小企业发展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基层金融机构严重不足;二是金融产品体系过于强调财务报表与抵质押物,这正是中小企业的天然弱项;三是监管权力过于集中,运作不够灵活。此外,长期以来,我国缺少用于中小型经济体的分类和统计办法,阻碍了人们的认识,延迟了问题的解决。
  针对多年痼疾“融资难”问题,建议首先把加大力度建设“中小企业金融体系”作为解决“融资难”的突破口;其次要鼓励商业银行运用“信用证”、“承兑汇票”解决中小企业流动资金不足,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第一,抓紧建立“中小企业金融体系”。关键是要建设机构众多、产品多样、服务便利、管理多层次的新型体系,以适应中小企业数量多、分散广、单笔额度小、融资期限短、缺乏抵质押物的特点;建立完善中小企业金融统计制度;大力发展中小型金融机构;鼓励大中型国有股份制银行设立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设立必要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加大力度设立中小企业再担保公司;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金融产品体系;改革下放金融监管权限。
  第二,商业银行应充分运用“即期、远期信用证”、“承兑汇票”有效解决企业流动资金难题。“信用证”是全世界通行交易承兑依据,是现行国际贸易和各国本地贸易常规惯用的金融产品,“承兑汇票”则作为商业银行为企业担保付款的票据。运用“信用证”、“承兑汇票”对生产性企业解决流动资金至关重要。“即期、远期信用证”和“承兑汇票”既可解决买方企业订货和生产过程阶段占用的流动资金,同时也可解决卖方企业的流动资金,因为卖方企业可以将“即期、远期信用证”、“承兑汇票”凭合同单证条款“卖单”给银行变现。因此建议商业银行可以采用企业较难变现的固定资产比如厂房设备作为抵押品,也可用无形资产比如商标、专利、企业信用等作为抵押品,继而充分运用“信用证”、“承兑汇票”这些国际通行的惯例,来缓解企业流动资金难题。
  大力扶持出口,保障就业
  非公经济承载着我国60%以上进出口总额,我国在实行扩大内需政策的同时,也需要把“保出口”放在重要位置;非公经济出口企业解决我国40%以上新增就业人口,只有就业率提高才是国民收入的前提基础。目前,出口遭受世界消费指数下降的影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严重,以近期“轮胎特保案”为例,政府必须加大国家层面工作力度,及时出面交涉。同时更要在目前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出口退税的力度和资金支持,深入研究并出台扶持出口的政策措施。
  积极支持、引导民企
  实施“走出去”战略
  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是中央政府既定方针,但在实施过程中,缺乏对非公经济企业实质性支持的具体措施。非公经济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关键的是需要政府出台“融资政策”,这是其一。其二,需要国家驻外机构对非公经济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提供各方面的帮助。其三,鉴于国际上政治因素和防止某国对资源垄断而抵制我国国有企业对外投资能源企业收购,以民企合力对外投资收购能源产业更为有利。国际上油井资源大多掌握在私人企业手中,民营能源企业走出去政治障碍相对较少。海外资源投资项目中,可以考虑由民营企业出面,收购后由国有大型企业提供全面的技术、管理、资金支持,充分发挥国企、民企合作优势。
  放宽市场准入制度
  深入落实“非公经济36条”
  长期以来,在落实“非公经济36条”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我国民营资本无法实质性融入资源型垄断行业,已成为严重影响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障碍,这主要是由于法律和政策上的滞后。比如《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首次提出了改革过程中应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渠道,但没有具体实施方法。《反垄断法》第一章明确规定:“国有经济占控制地位的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行业以及依法实施专营专卖的行业,国家对其经营者的合法经营活动予以保护。”这个规定从全局看当然有它合理的一面,但也意味着民营资本更难插足于此。因此,必须从全局上和兼顾非公经济长远发展考虑,尽快出台打破垄断行业的可操作性的细则,放宽金融、能源等行业的准入门槛,创造条件逐步让非公经济进入垄断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