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栏目

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栏目 >>本会要闻

南阳市基层工商联服务企业显作为

来源: 发布时间:2010-12-20 1089次阅读

分享到:0

    近年来,河南省南阳市各级工商联着眼在政策、培训、融资、信息、人才等方面加大服务力度,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更新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做大、做强,今年以来更是加强了学习宣传、推动政策落实、搞好教育培训等工作,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实现“三个有更大作为”(即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有更大作为,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有更大作为,在提升非公有制企业自身素质上有更大作为)。目前该市基层工商联组织的活力不断涌现。
    邓州市扎实推进非公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
    近年来,邓州市及工商联在大力鼓励和扶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同时,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以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为切入点,采取措施,不断加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至目前,该市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145家,其中有81家单独建立了党组织,应建组建率达100%。同时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共建立工会组织76家,团组织36家,妇女组织16家,呈现党建带工会、带团建、带妇建共同做好非公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方城县工商联助力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河南省方城县工商联采取措施,助力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该县已有88家民营企业与123个行政村结对,累计投资2500多万元,为62个行政村援建学校12所、卫生室3个、沼气池60个、农资及家电连锁店36家,辅助修路218公里、桥6座、打井9眼,扶持养殖专业户200多家,发展蔬菜、药材种植基地1.6万多亩,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千余人,助学、助残、助困近6400人次。
    
社旗工商联以“四个帮助、四个促进”服务非公企业
    一是帮助企业改善劳动关系,促进企业与职工的和谐。通过开展“企业学习月”活动,组织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深入学习有关劳资方面的法律、法规,引导企业自觉按照有关规定开展劳动用工,依法与职工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健全和完善职工劳动保障体系,并积极为职工办理必要保险,同时不断改善职工的经济和生产生活待遇,按月准时发放劳动工资,改善职工的伙食和居住条件。用良好的用工制度和人性化的管理改善与职工的关系,促进企业内部的和谐。
    二是帮助企业积极回报社会,促进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充分发挥工商联职能作用,通过召开“季度交流会”积极做好非公企业代表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他们致富思源,在自身企业发展的同时,不忘回报社会,努力在纳税、安置人员就业、参与新农村建设、开展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作贡献,用实际行动树立非公企业和非公经济人士在社会上的良好社会形象,得到社会各方面的认可,促进与社会的和谐。
    三是帮助企业打造文化建设,促进企业与文化的和谐。引导企业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发展文化事业。通过帮助企业组织开展对职工的教育引导活动,培植企业员工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打造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同时实施企业“文化工程”,通过开设宣传窗、阅报栏、组织各类文体活动等一系列载体提升员工的文化素质,营造团结、和谐、无私奉献的企业文化氛围,以企业与文化的和谐,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是帮助企业自觉节能减排,促进企业与自然的和谐。通过编印涉及能源、科技、市场信息等方面的宣传材料,努力做好对非公企业的环保宣传工作,积极引导企业按照环保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创建废弃物利用、再生和循环发展的新模式。同时积极帮助企业引进多种环保监控设备,全力支持企业清洁生产,节能降耗,打造“环保型企业”,逐步缓解企业对环境的压力,促进企业与自然的和谐。
     桐柏县工商联搭建五个平台服务企业发展
     今年以来,桐柏县工商联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全县工商联干部开展了搭建五个平台结对服务企业活动。一是搭建企业诉求平台。工商联干部每月至少深入到结对企业走访调研一次,了解企业情况,收集其意见建议。截止到目前,全县40余名工商联干部共结对服务重点民营企业53个,向县委、政府反映其意见建议30多条。二是搭建政企联络平台。工商联干部定期不定期组织结对企业与政府职能部门开展交流活动,邀请协调政府部门到企业现场办公,先后解决企业实际问题50多个。三是搭建监督维权平台。经常组织工商联人士中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民营企业主对政府职能部门涉企收费、检查、评比等进行社会监督,并发挥县民营企业法律维权中心的作用,办理侵权案事件72件,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制止了涉企“四乱”现象的发生。四是搭建银企合作平台。由工商联牵头,每季度召开一次银企合作座谈会。截止到目前已召开企业与邮政银行、工商银行联谊会、洽谈会6次,为企业协调贷款8000多万元,有效解决了企业贷款难问题。五是搭建教育培训平台。利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培训基地,集中对非公有制企业主进行轮训,同时积极推荐安排企业主到高校和发达地区参加学习培训及考察活动,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能力。一年多来,全县共举办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培训班8期,组织外出学习考察活动4次。
    宛城区采取积极对策,鼓励中小企业发展
    宛城区重视发展中小企业,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在政策上给中小企业以大力扶持。区委政府切实制定鼓励中小企业发展文件,切实帮助中小企业的发展有新的突破。二是管理部门工作前移。走出过去以罚代管的不良做法,权力和义务并重,把服务指导放在首位,企业出现问题前要提前指导帮助,时刻为企业的发展创造空间。三是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投资机构和投资担保机构,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四是加强中小企业人才建设,运用灵活的薪酬制度和较为完善的福利保障制度等来留住和吸引人才。制订有针对性的培养人才、引进人才措施。五是建立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
    淅川建立非公经济人士回报社会感恩机制
    一是教育为先,营造开展感恩教育回报社会行动氛围长久不衰。该县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及时调整感恩教育回报社会行动领导小组成员,每年对实施方案都进行了细化,力求简单明了易操作。
    二是典范引路,拓宽感恩教育回报社会行动的社会效益。通过省市县报刊、网站等平台,立争第一时间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捐资助学慈善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及个人进行宣传,以引导其他会员企业积极参与。近年来,先后在《河南日报》、《南阳日报》、淅川县委、县政府两办等,对淅铝集团董事长、生态五毒公司董事长等32名代表人士宣传报导,使该县非公经济人士为汶川地震捐款达370多万元、玉树地震捐款达100多万元,每年为教育捐款近百万元,50多名大学生受益,百企帮百村累计捐款已达400多万元。
    三是服务跟踪,为感恩教育回报社会行动的非公经济人士解决困难。对感恩教育回报社会行动非公人士做好全方位的服务。尽最大努力帮助其个人和企业在福利企业退税、招商牵线等问题进行一对一解决,以增强党对非公经济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四是主动联系,做好回报社会行动的非公人士政治安排。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回报社会感恩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动联系参与活动的企业及部门,通报情况,并把它作为对非公经济人士年度考核、政治安排的重要依据。
    新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成功破解融资难题
    对于新野县大多数棉纺织企业主来说,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就是各自企业的融资“加油站”、发展“加速器”。由于担保中心的成功运作,新野县破解了全县中小企业贷款难现象,推动了棉纺织支柱产业迅速发展壮大。目前,该县棉纺织企业已经发展到100多家,拥有纱锭80多万枚,新野纺织工业园区被评为河南省“示范工业园区”,新野纺织公司成为河南省棉纺织企业首家上市公司,新野县正崛起为豫西南的一座纺织新城。
    新野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成立于2004年。当时,以棉纺织为重点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在新野发展势头强劲。但是,新野县棉纺织企业大多是个体私营企业或股份制企业,企业建厂时把有限的资金用在了厂房和设备上,致使一些企业因缺乏流动资金而不能投产;还有部分企业因为缺乏应有资金支持,而使技改项目不能付诸实施。由于这些企业大多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银行不予放贷。新野县在借鉴沿海地区信保公司运作模式的基础上,由政府出资200万元发起,创新组建了新野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也是全南阳市首家县级信用担保中心。
    信用担保中心采取会员制管理模式,按照“入会自愿,共担风险”的原则,吸引中小纺织企业入会,募集会员基金。担保中心和县农村信用联社联合,对会员企业的资产、经营、盈利和信用状况进行考察,并评定企业信用等级。根据不同的等级和入会基金的多少,由信用社为每家企业授信,担保中心提供信用担保。比如,被评为AA级的会员企业最高授信额度为:入会基金的5倍+固定资产净值的16%。也就是说,如果入会基金为20万元,固定资产余额100万元的话,可以获得共计116万元的授信额度。在授信额度内,企业随时可以申请贷款担保,担保中心在两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目前,综合授信额度最高的会员能够达到700万元,单笔最高贷款达到了200万元。截至目前,新野担保中心已发展会员企业87家,担保基金累计达到1700万元,先后为会员企业担保资金6亿元,余额1.4亿元,特别是在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发挥出了作用和威力。
    成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较好地解决了企业发展中融资难的瓶颈问题,新野的成功做法在全省开了先河。目前,这一成功经验正在南阳市全面推广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