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西制药被授予“传统名优中药保护与生产基地”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8-03 1105次阅读
7月28日,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中国中药协会协办的“传统名优中药保护与生产基地建设授牌仪式暨研讨会”在广州举行。河南宛西制药等10家企业被授予“传统名优中药生产与保护示范基地”,宛西制药的“六味地黄丸”等9个产品荣获首批“传统名优中药”称号。 “传统名优中药品种保护与生产示范基地”项目是以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安全、有效的药品为宗旨,最终要达到提升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信任度,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满足人民群众的用药需求,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我国医疗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为目的。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进一步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促进中医药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推动中药产业在传统名优中药品种方面的继承、创新和发展。
为落实《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关于“扶持建设10-20个传统名优中药生产示范基地,引导建设100种常用中药的道地药材生产示范基地”重点任务,积极推进传统中药产业化的发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中国中药协会具体负责实施了 “传统名优中药保护与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及试点” 专项活动,在项目组和参与项目研究、基地建设试点单位(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预订目标,已于2010年顺利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验收,并从2011年起分批实施计划,首批将认定10家企业。
项目专家组认为,宛西制药等获牌品种处方有文献记载及悠久的历史,产品疗效稳定、质量可靠,无市场不良反应与不良记录,3年内单品种销售收入均过亿元。获牌企业均获有“驰名商标”或“著名商标”,并列入行业百强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做了大量的产品改进与提高工作,重视原药材的研究、关键技术的提升及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促进了中成药的质量标准水平提高。同时,获牌品种都进行了产品安全性、有效性和临床疗效的再评价工作,为临床最佳药物疗法、指导和规范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产品的二次开发,为扩大品种功能主治范围和今后的市场开拓提供理论依据与支持。
六味地黄丸是河南宛西制药的拳头产品,来源于宋代医学家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滋补肾阴的基础方剂,中药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都是在此基础上加味而成。现代医学研究,六味地黄丸还具有增强免疫、抗衰老、抗疲劳、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改善肾功能、促进新陈代谢等作用,在现代人消除亚健康、治疗疾病方面有显著成效。 为了保证六味地黄丸的疗效,1998年以来,宛西制药先后投资上亿元,相继在河南西峡,武陟、温县,安徽南陵、岳西,四川彭县等地建立了山茱萸、地黄、山药、牡丹皮、茯苓、泽泻等六味地黄丸所需六种药材的GAP种植基地,从源头上来保证六味地黄丸的药效。此外,宛西制药还成立了“河南省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心借助中医药科研机构、院校的技术力量,实施了针对现代疾病族谱的发展进行的中药开发、仲景经方药系列开发、名优中成药技术改造与二次开发和保健中药系列开发,藉此来确保宛西制药六味地黄丸等产品的卓越疗效和质量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