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宛西制药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一2010年)》实施过程中,利用企业自身优势,充分开发和培育农村特色产业,大力实施扶贫工程,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三农”工作,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宛西制药创建多种形式,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扶贫模式,带富全国四省六市200多万农民实现脱贫致富。
宛西制药依托八百里伏牛山丰富的山茱萸资源优势,在贫困山区建立山茱萸生产基地,培育和壮大以山茱萸为主的中药材产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对扩大药农实施产业扶贫变输血为造血,从源头抓起,从根本抓起,让农民从种植中药材中得到实惠,实现脱贫。为此,宛西制药从1998年开始,先后投资3000万元,专门成立了南阳张仲景中药材发展有限公司,在豫西伏牛山腹地的西峡寨根、二郎坪、太平镇、米坪等乡镇建立了20万亩山茱萸生产基地,并且为农民无偿提供种子和原辅材料,进行种植现代药材的培训和辅导,采摘季节,实行高于市场保护价收购,让农民售药无忧,增加收入。
宛西制药董事长孙耀志说:“没有基地就形不成规模,没有规模就无法体现产业化扶贫效果,因此我们把贫困村作为工业反哺农业,企业帮助农村的第一对象,在企业获得发展的同时,让贫困群众通过种植山茱萸脱贫致富”。
宛西制药不仅在西峡本土实施产业扶贫和贫困村结对子,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同时还把扶贫工程拓展到全国的广大的农村地区,相继在焦作武陟、温县,湖北罗田,安徽铜陵、福建建瓯等省市建立了地黄、山药、茯苓、丹皮、泽泻等药材种植基地,并分别与这些基地所在地的30多万农户签订收购合同,实行订单种植,订单销售,让当地农民通过大力种植中药材实现脱贫致富。
目前,宛西制药又根据西峡县菌果药支柱产业发展,结合企业集团的农副产品加工生产,在当地建立了香菇、猕猴桃生产扶贫基地,为进一步推动扶贫开发工程,拓展了更大更宽的扶贫空间。
据统计,近年来,宛西制药通过产业扶贫工程,仅从事中药材种植的农民就达到30多万人。这些农民年收入少则几千元,多的超过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