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决定自2014年起,将每年的
金闪闪的“国”字号荣誉,是对宛西制药多年来热心社会扶贫事业的最好回报,也见证了宛西制药的大爱之情。
一手抓发展,一手支持社会公益事业。近年来,宛西制药拿出近亿元用与扶持贫困农村发展产业、支援贫困地区基础建设、扶持教育事业发展,创造了社会扶贫工作的“宛药模式”,被社会所关注。
产业带动 药农增收
从1998年开始,宛西制药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率先在西峡县二郎坪、寨根等乡镇26个行政村建立起了20万亩的山茱萸生产基地。基地建设伊始,公司就拿出大气魄,和药农签订了长达30年的购销合同,不拒收、设置最低保护价收购的政策,犹如一颗定心丸,让基地农户放心生产。投资500万元建立了8个购销技术服务中心,通过规范化的管理,宛西制药山茱萸药材基地率先通过了全国首批GAP认证。
技术做指导,销售不用愁,增收有保证,让农民们发展的积极性高涨,涌现了一大批专业村组。太平镇细辛村258户,889人,有山茱萸基地1万余亩,全村年产山茱萸100多吨,产值300万元以上,人均收入5000元,占当年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
宛西制药运用同样的模式,先后又投资近亿元分别在豫、皖、川三省建立了地黄、山药、丹皮、茯苓、泽泻等六大药材基地,辐射带动了基地所在地的50万农民增收致富。
改善基础 助力发展
西峡县是我省区域大县,同时也是一个山区县,多数乡镇地处偏远山区,交通、水利、电力、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导致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发展困难。
守着致富的资源却走不出脱贫的“怪圈”,是西峡发展中的一大难题。宛西制药立足根本,倾力支持特困村组改善发展基础,打通当地经济发展的通道。
黑虎庙村位于回车镇东北部,全村15个村民小组,1280人。该村地处深山,通往双龙镇彪池村涉及5个组的6公里山村道路紧邻河道,坑洼不平,极大的影响了村民运送发展袋料香菇的物资。为了方便车辆通行,不影响村民发展袋料香菇产业,宛西制药出资3万元给予修复,坑洼的路面已用细砂料填平,村民出行和发展经济的条件有了极大改善。
2010年7月,西峡县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袭击,在全县27万乡亲受灾,34亿元财产损失的大灾面前,宛西制药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伸出援助之手,在第一时间捐款100余万元,帮助受灾村组恢复重建。
据统计,多年来,宛西制药先后出资300余万元修通了5个乡镇、近30个行政村外出的道路,同时协同电力、通信、水利等部门保证了贫困地区实现了通电、同水、通信息。
扶持教育 增添后劲
扶贫先扶智,扶智靠教育。支持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是宛西制药实施社会扶贫的一大特色。
投资500多万元,支持建设了西峡县城关镇第三小学、回车镇老庙岗小学、寨根方庄小学、二郎坪仲景小学和西峡一高学生宿舍等,改变了原来校舍危寒、简陋的面貌,为贫困山村孩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5年时间拿出500万元,在国内10所中医药院校设立“张仲景奖学金”,对品学兼优的大学学子进行奖励,激励莘莘学子学习成才,为祖国医学发展做贡献。
24年来,在西峡县的每年高考前夕,考生们都会收到宛西制药送去的一份特殊关怀。脑力宝、清热解毒口服液等滋补保健药品,为高考的学生们送去了一份殷殷关怀。24年的坚持送药,价值500多万元,受益学生达到近10万人。
在西峡一高设立奖学金和助学金,20年间每年拿出10万元用于奖励优秀学生和特困生,让考入大学的学生顺利入学。
在代理妈妈活动,出资100多万元,资助了188名贫困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暖冬工程”、“爱心邮包”等活动,让无数学子享受到宛西制药的温暖。
一份拼搏,成就了宛西制药的成功之路;一份爱心,播撒了宛西制药的救助之情;一份坚持,成就了无数人的脱贫之梦。实施社会扶贫,展现企业大爱之情,宛西制药一直在坚持,并且必将会做的更好。